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有这些举措 四部门有关负责人回应社会关切 国新办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部门有关负责人围绕加大助企帮扶力度相关政策措施,回应社会关切。 精准扶持不同经营主体发展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介绍,在增强经营主体活力方面,市场监管总局将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引导平台企业用流量帮助平台内商户提升品牌知晓度、扩大市场交易量;推动将质量信誉作为企业的融资依据;对个体工商户实施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加快制修订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相关重点标准进程。市场监管总局将出台《关于引导网络交易平台发挥流量积极作用、扶持中小微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鼓励网络交易平台企业合理配置流量资源,重点向农产品经营主体、特色经营主体和新入驻经营主体倾斜。同时结合大型促销等活动加大对平台内企业商户的流量支持,帮助企业商户提高流量利用效率,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充分激发平台内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针对当前一些工业企业反映订单不足等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介绍,为帮扶企业拓展市场,四季度工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再推出一批促消费、扩内需的一些具体举措,主要包括:聚焦投资带动,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和设备更新工程;围绕扩大消费,组织开展优供给、促升级系列行动;深化场景应用,培育壮大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王江平表示,...
发布时间:
2024
-
10
-
18
浏览次数:84
工信部:将再推促消费、扩内需新举措 10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在国新办发布会表示,工信部将在四季度会同相关部门,再推出一批促消费、扩内需的一些具体举措,帮扶企业拓展市场、释放活力。王江平介绍说,首先,聚焦投资带动,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和设备更新工程。抓紧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项目批复和资金,加快已签约的1500亿元技术改造再贷款发放到位。近期,向银行推荐一批新的专项再贷款项目,并提前谋划2025年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组织工业领域储备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目前,工业领域在建和年内开工项目大约有36000个,预计未来3年将拉动投资超过11万亿元。第二,围绕扩大消费,组织优供给、促升级系列行动。一是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二是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三是启动建设中国消费名品方阵。四是在全国布局建设特色食品产区,组织纺织服装“优供给促升级”,以及“吃货节”等“三品”全国行活动。第三,深化场景应用,培育壮大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以低空产业生态构建为导向,支持空域资源较好、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地区先行先试,因地制宜地打造低空多场景的应用示范体系,加快培育低空物流、城市和城际空中交通、低空文旅等低空消费新业态,拓展农林植保、巡视巡检、应急救援等新模式,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出台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6G...
发布时间:
2024
-
10
-
17
浏览次数:66
又一央企诞生!中国石化参与其中 根据官方媒体近日的报道,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支持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推动设立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利用平台。这是官方层面首次正式披露“中字头”资源循环利用集团的成立进展。根据国资委官网,目前央企共97家,中国资源循环利用集团将成为第98家央企。 这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根据媒体公开的信息看,这一新央企总部将设置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或于近期挂牌成立。新央企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央企共同出资成立,每方各出资30亿元,计划共出资300亿元。其中,由中国石化负责废塑料循环利用,华润集团负责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另外,中国宝武的废钢资源回收业务也将有望整体并入新央企,为后续推动再生循环利用提供实体支持。 为什么再成立一家央企?这要从资源的循环利用说起。以废塑料的循环利用为例,据测算,2023年,我国约4300万吨废塑料被焚烧或填埋,如果其中50%能够实现化学循环,就相当于开发了一个超过6000万吨的油田。很显然,中国资源循环利用集团成立是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央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再生循环利用发展。在9月23日举办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表示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快构建覆盖各领域、各...
发布时间:
2024
-
10
-
16
浏览次数:66
石化联合会党委书记李云鹏: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石化强国建设 2024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创新大会举行,科技创新是石油和化工行业的旧话题,10月15日在大连举行的2024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却推动行业迈出新步伐。“要把科技论文书写在建设石化强国的科技创新主战场上,把科学实验放置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把科学事业融入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大会开幕式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李云鹏的一席话,赢得了现场来自石油和化工战线的1000多名代表的热烈掌声。“当前,石化行业科技创新进入又一个新活跃期,对行业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李云鹏在发表主旨讲话时指出,“十四五”以来,石化行业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瞄准关键核心技术“主战场”,持续加强科研攻关,深入开展产业链创新链合作,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然而,行业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爬坡过坎阶段,原始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关键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教育发展不平衡,人才供给矛盾突出,科技成果工程转化不足,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未能完全发挥。李云鹏强调,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位置,锻长板、固底板、补短板,开辟新赛道、培育新动能,攻克更多颠覆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石化强国建设。为此,他建议,一是强化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
2024
-
10
-
15
浏览次数:82
6386451688633020422057297.pdf
发布时间:
2024
-
10
-
14
浏览次数:64
6386486256924836605157985.pdf
发布时间:
2024
-
10
-
14
浏览次数:45
6386451682214272861361938.pdf
发布时间:
2024
-
10
-
11
浏览次数:81
6386398450345884602818953.pdf
发布时间:
2024
-
10
-
08
浏览次数:72
6386398429490645039730969.pdf
发布时间:
2024
-
09
-
30
浏览次数:72
化工园区如何认定评价?浙江出台管理办法近日,浙江省经信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化工园区评价认定管理办法》,(下称《办法》)适用于全省化工园区认定、复核、扩园、调整、退出以及项目入园等事项管理。据悉,2020年8月,浙江省经信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应急管理厅三部门联合制定印发《浙江省化工园区评价认定管理办法》。相较于老《办法》,《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化工园区定义,细化了建设标准,新增新设园区认定、园区复核、园区扩园、项目入园内容,部门职责进一步明晰,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办法》明确,化工园区“是指由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经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应急管理厅联合认定并公布,在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园区、工业园区内以发展化工产业为导向、地理边界和管理主体明确、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完整的功能区块。”对于已通过认定的化工园区,要对照《办法》要求进行完善。《办法》进一步细化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共有12条。将国家《办法》“建设标准”部分作为园区评价认定的基本要求。同时,进一步细化地质灾害易发区、海洋灾害重点防御区、突发水污染事件多级防控等内容。此外,化工园区应选址在合规园区中。《办法》规定化工重点监控点的选址布局参照执行,进一步规范化工重点监控点认定管理工作。《办法》规定了有三种情况之一可新设化工园区:国家或省重大发展战略或产业区域布局战略需要的;承...
发布时间:
2024
-
09
-
29
浏览次数:86
75年来我国能源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75年来,我国能源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节能降耗成效明显。新中国成立以来,能源生产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我国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2023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8.3亿吨标准煤,比1949年增长202.6倍,年均增长7.4%。如今,我国已经基本建成煤、油、气、核及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和供应保障体系,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和韧性持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生产发生巨大变革,发展动力由传统能源加速向新能源转变,结构由以煤为主加速向多元化、清洁化转变。2023年,原煤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下降到66.6%;原油占比下降到6.2%;天然气、水电、核电、新能源等清洁能源加速发展,占比大幅提高到27.2%。报告显示,75年来,我国能源消费整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195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仅为0.5亿吨标准煤,2023年达到57.2亿吨标准煤,比1953年增长104.7倍,年均增长6.9%。分品种看,清洁能源消费增长更快。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天然气、水电、核电、新能源等清洁能源消费增长加快,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从2012年的14.5%提高到2023年的26.4%。能源利用...
发布时间:
2024
-
09
-
27
浏览次数:65
各位领导、各位院士、各位专家: 大家下午好!金秋时节,很高兴与各位相聚在美丽的清华园,共同参加第四届碳中和经济论坛。首先,我谨代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向本次论坛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刚才,聆听了各位领导和专家的精彩致辞和演讲,我深受启发,获益良多。下面,我以“夯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基础,加快推进石化化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为题,与大家交流一些认识和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石化化工行业锚定目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自2021年以来,石化化工行业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3亿吨,建成了超过300家绿色工厂、40家绿色化工园区,培育了一批绿色供应链企业,研发和推广了一批减碳、零碳、负碳技术,稳步构建着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发展的产业体系。近年来,我们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进而合成甲醇这一生产路线,绿色甲醇产能规模迅速扩大。截止今年6月,已建、在建和拟建项目近50个。可再生能源制氢并进而制取合成氨、烯烃、芳烃、甲酸、可降解塑料等化学品的项目也多点开花,规模加速提升。随着CCUS技术进步和项目经验积累,国内CCUS政策已经从支持试点示范转向到了集成化、...
发布时间:
2024
-
09
-
25
浏览次数:79
6386279200896460696332088.pdf
发布时间:
2024
-
09
-
24
浏览次数:27
6386276802164195006572511.pdf
发布时间:
2024
-
09
-
24
浏览次数:65
6386279188300444156011706.pdf
发布时间:
2024
-
09
-
23
浏览次数:43
6386276792806799636226223.pdf
发布时间:
2024
-
09
-
22
浏览次数:67
填补国内空白 绿色合成氨、甲醇将“量身分级” 为进一步完善《绿色合成氨分级标准》《绿色甲醇分级标准》,在近日召开的“2024年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团体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会议”上,《绿色合成氨分级标准》《绿色甲醇分级标准》中期讨论会同期举行。与会专家表示,这两个标准的制定,基于对我国合成氨与甲醇产业现状的深入考量,填补了国内在绿氨绿醇标准方面的空白,对我国相关企业的绿色转型具有指导意义。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指出,鉴于国内外对绿色低碳发展的迫切要求,2023年11月3日《绿色合成氨分级标准》《绿色甲醇分级标准》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这两个标准的制定填补了国内在绿氨绿醇标准方面的空白,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产业发展部副主任孙绍华介绍,上述两个标准均由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核算边界、核算方法、产品分级要求、附录这8个部分组成。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际标准以及我国合成氨以及甲醇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在上述两个标准的产品分级要求中,分别将绿色合成氨和绿色甲醇分为可再生和低碳两个部分。其中,可再生部分与国际标准接轨,低碳部分根据可再生能源与行业现有工艺耦合程度不同,按单位产品排放量分为五级。会上,与会代表均对上述两项标准的编制工作表示肯定。“《绿色合成氨分级标准》《绿色甲醇分级标准》是比较贴合实际的,一方面跟欧盟等国际标准接轨,一方面也考虑了...
发布时间:
2024
-
09
-
21
浏览次数:89
国家发改委:四项措施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在9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的9月份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金贤东表示,围绕实现“双碳”目标,国家发改委将出台四项措施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据金贤东介绍,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会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主要开展了三方面工作。一是统筹部署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支持有关地方先行先试,会同有关方面印发了中新天津生态城、雄安新区、内蒙古等地绿色发展有关文件。二是加快夯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基础。报请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等相关政策框架;出台完善标准计量体系工作方案,发布55项产品能效等重点领域标准。三是加力实施新一轮节能降碳行动。报请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实施炼油、合成氨等6个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推进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诊断。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进一步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重点从四方面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一是制定《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重点任务清单,压实部门责任,进一步细化政策举措。二是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制定出台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推动省市两级建立碳排放预算管理制度,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办法。三是加快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应用,修订发布绿色技...
发布时间:
2024
-
09
-
20
浏览次数:51
6386235825600662251265771.pdf
发布时间:
2024
-
09
-
20
浏览次数:180
6386235753422958354274464.pdf
发布时间:
2024
-
09
-
19
浏览次数:173
6386235732854523341941485.pdf
发布时间:
2024
-
09
-
19
浏览次数:60
6386235725891092064651564.pdf
发布时间:
2024
-
09
-
19
浏览次数:62
6386224770667029272695529.pdf
发布时间:
2024
-
09
-
18
浏览次数:59
6386224779733863741126494.pdf
发布时间:
2024
-
09
-
18
浏览次数:56
6386224788746160036359466.pdf
发布时间:
2024
-
09
-
18
浏览次数:58